Trumpeter #00212:MAZ-537G Late Type w/Semi-Trailer 制作流水账(6)

拖车部分开始上色了,本文内会陆续更新:

首先把油箱上色旧化后合拢车头上盖,为后续的步骤打好前站

11月24日更新,把车头驾驶舱粘合并把余下的零件粘合完毕后,整车上一遍GAIA的黑色水补土,这里要赞下这款水补土,遮盖力强、浓度高,大概要用1:5左右的比例进行稀释,拖车本体全部喷完用量大概不到整瓶的1/6

喷涂工作依旧只能在苦逼的阳台进行,原计划想能在这个周末把车体的主色喷完,但是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只好暂时停工,等待下周了。。。

11月25日更新,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为车体上一层暗锈色,为后面的发胶掉漆做准备,因为使用的是AK的水性漆,所以可以在室内进行上色操作。暗锈色静置一天干燥后会在车体易磨损的部位再上一层新锈色

11月28日更新

这几天进度一般,为车体增加了新锈色,使用发胶掉漆技法完成拖板的基本主色,周末公司要开运动会,又少了一天时间,悲剧。。。

12月1日更新

12月8日更新

飞机完成了内部的涂装之后,已经把机身合拢了,接下来是对机身进行补缝、打磨,并补上因为打磨损失的细节,比如用手钻补钻铆钉孔;对车头以及轮胎进行了少许旧化,为将来的整体旧化试水

另外在等待飞机机身补土干燥的时候,用蚀刻法试制了场景的黄铜铭牌,效果让人满意

待续……

【败家记录】模型道場 戦車模型の作り方(基本編)+(応用編) [DVD]

之前一直有关注仲田裕之的博客,大约是前年,看到他出了一套战车模型制作的DVD,分为基本篇和应用篇,很感兴趣,但是苦于没有入手渠道,好在后来有了萌购,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事实上,仲田裕之一直致力于推广“上班族也能轻松完成的模型”的理念,他在本DVD里的技法在目前大部分的玩家眼里,应该都已经老套和过时了,尤其是大量干扫技法的运用,但是有很多基础的模型制作技法,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继续阅读【败家记录】模型道場 戦車模型の作り方(基本編)+(応用編) [DVD]

入手新灯一盏

前段时间追看《Breaking Bad》,其中Hank在停车场遇袭后,颓废在家复健研究矿石时使用的工作灯引起了小弟浓厚的兴趣

遂在万能的淘宝上搜索,发现台湾宝工有款MA-1205CB工作灯和片中的十分类似,于是下订,入手后感觉相当不错,做工、光照范围、放大镜的效果以及折臂的延展范围都让我十分满意,推荐

【Case Mod旧作】XBOX PC MOD流水账

09年的Case Mod旧作,从我的搜狐博客搬家过来,权作个纪念:

找这里放一放,流水账,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

上次如此折腾还是在大学时了,工作后最近手头又宽裕起来了,使我的Mod之心死灰复燃 得意

下面开始记账:

首先是平台选择、主板购买。经过多方考察和斟酌,准备上780G,板载的HD3200硬解主流高清没有问题,再上一颗中端的双核u应该软解一些偏门高清也能应付过去。

具体的主板选择费了不少心思,天天翻看各路评测,并蹲守GZ,终于被我觅得杰微MINIX-780G-SP128MB一块,一位哥们以不错的价格出给了我


借网上图片一张,本来个人就倾向于mini itx的小板,以HTPC的出发点来看,音频部分是不能忽视的,这块板在音频方面的优势很明显,板载光纤和同轴、集成Realtek ALC885 7.1声道音效芯片;加上原生HDMI接口,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等待了一天,终于收到了主板,初拿到手时它17*17cm的尺寸着实让我惊讶了一把,仔细端详,这块板的做工不错,我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其他主要部件的采买了,奔赴大利嘉城,收获如下:

AMD Athlon64×2 5400散片*1、日立250G笔记本硬盘*1、Kingston DDR2 800 1G笔记本内存*2、USB后挡板*1、开机线*2

十分遗憾的是我要的AM2 1U散热器、车载DC-ATX电源和笔记本光驱e-IDE接口转SATA转板利嘉都无法觅得踪影、笔记本光驱的报价也是高得离谱,感叹:福州就是一座4级城市啊……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淘宝大神了,以上缺失部件全部淘宝搞定。


上图是我最终选购的CPC散热器,这款散热器据说是杰微向AVC定制的该款ITX专用的CPU散热器,涡轮式风扇可以同时给南、北桥和内存扇风

系统先行:


系统选用的是MCE2005联想OEM版,通过更改BIOS DMI信息安装,十分顺利

机 箱的选择走了弯路,本来想用Dreamcast的外壳Mod的,没错,就是参考了小日本秋叶原PC hotline店小工的Mod方案,并已经动工完成了 部分改造,但是最后基于DC Mod方案在散热和屏蔽方面的缺憾,决定搁置此方案,待到硬威大的ION面世之后再做打算吧,以下是纪念图几张……



最后决定采用XBOX的外壳来Mod,作为一名SEGA饭,在SEGA退出硬件界之后选择成为软饭是很自然的事,Mod一台XBOX主题的电脑当然也是乐事一件。

动工之前来个工具大合影,不好意思把关键的万用表小弟给漏了:)

XBOX机壳从诡异的TGFC二手区收购,一位山东的哥们60包快出给我的


内部裸照,好脏,赶忙将其洗刷一新,要说XBOX的用料和做工,可比他儿子360强多了,厚实的外壳和内部的钢制内胆,电磁屏蔽和风道设计一流


下内胆被卸下,这是出浴照,还挺白净性感的吧,可惜它马上就要挨刀了


用水笔画线标记,这是将来主板后挡板的地盘


动手了,电磨欢快地嘶吼着,没错,福州电锯杀人狂魔就是我



塑料壳也依样葫芦,惨挨屠刀




内胆切割完成,内外展示,严丝合缝


合体效果,等到主体完工时去某高达饭同学那弄点模型补土回来把切口修得光滑一点

—————–第一次分割线——————-

接下来要把主板固定在XBOX内部,我采用的方案是用AB胶将铝柱粘合在机壳底部,待干后将用螺丝将主板固定于铝柱之上


首先先处理铝柱,用电磨将铝柱的螺纹部分切除,只留基座


新人AB胶迫不及待地要登场了~~~~不用怀疑AB胶的强度,之前我已在别的地方试过多次,效果都很好


铝柱全部安装完毕,安装铝柱之前对XBOX机壳底部突出部位的大清洗过程太过血腥,就此掠过(起其实是忘记拍了 闭嘴 )


在等待胶干的时间里做硬盘座,硬盘座的材料来自之前Mod DC时留下的边角料,侧面钻孔两个,用螺丝固定


胶干了,上板效果图


用AB胶将硬盘座固定住,胶干后再用热熔胶巩固一下;竖置硬盘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有利于风道的导流,这个之后我会图示说明


初步理线后的正面俯视图,北桥是散热的重点,于是我手上闲置的一个AMD 939原装散热器的风扇终于可以废物利用了


同样用AB胶固定在北桥一侧的散热口上,胶干之前用夹子夹住

机壳内部改造暂告一段落

——————分割线——————–

XBOX的4个前置手柄口我准备将之改造成4个前置USB口,之前购买的USB挡板被我用电磨分成4部分,图略过


用铝箔包裹几圈,起到屏蔽的作用


XBOX手柄模块遗像,拍照之后它同样无法逃脱被肢解的命运 谄媚


首先要拔线脱衣服


肢解后


塞入USB口再穿上衣服,拍照留念,另外一对也如法炮制


安上前置口后俯视


连上光驱,内部改造接近完成



盖上盖子,前视后视

——————–

制作日志暂时到此,之后将会在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模块以及内部光驱架完成后再进行更新

—————

3月12日更新:

前几日此工程已经完成,有空再继续写制作日志,先上张完成图:

转:影子武士:看不见的日本制造

       

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核反应堆大约有40 个, 由六家分别来自美国、中国、法国、日本和 俄罗斯的公司设计建造。但是,防止放射性 物质外泄的大型整体钢压力容器却只有一 家公司能提供,那就是坐落在日本北海道的 日本钢铁厂(Japan Steel Works),只有这家 公司能够从600 公吨重的钢锭中锻造出这 件价值1.5 亿美元的部件,其他同类企业则 只能生产一些小型容器和焊接容器。
日本企业总是能在行业内拥有这样的绝对 优势,这个国家众多的中型企业主导着全 球市场的各个专业领域,有的企业甚至仅 仅专注于某个“简单”领域,比如说禧马诺 (Shimano) 专门向世界市场供应自行车 齿轮和车闸,就可以每年盈利15 亿美元; 按销售额计算的话,全球一半的拉链都是 吉田拉链(YKK)制造的。
这些日本企业占据的多是电子、工程和材料 市场中的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边缘”领域,却能在这些领域中享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虽 然它们的产品往往并不起眼,甚至无法被顾 客直接看到,但却是制造特定产品必不 可少的,比如,大约75% 的电脑硬盘驱动器 马达是由日本电产(Nidec)制造的;90% 的 调整汽车后视镜的微型电机是由万宝至公 司(Mabuchi)生产的。还有一些公司的产品 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作为生产工具 供应行业内的下游产业,比如用于制造液 晶显示屏的蚀刻器,80% 由东京电子(TEL) 生产;电脑芯片中硅片的外包装,60% 由 Covalent 公司生产。

       

选来选去,全是日本企业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日本企业真正的竞争对 手都来自本国,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 供应商虽然不止一家,但全球其他企业都必 须依靠日本企业。日本信越公司(Shin-Etsu) 占据了全球光掩模衬底(给半导体刻图)市 场的一半,而其余的生产商,像Covalent、 板硝子公司(NSG)、旭硝子公司(AGC)和东曹公司(Tosoh)也都是日本公司。 这些日本公司的市场控制力多集中在相 同的领域,比如用来制造液晶显示屏的 集成电路组件和光刻机。正因为如此, 除了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外,大部分的公 司都成功规避了反垄断的问题。
如今,像松下(Panasonic)、夏普(Sharp) 和索尼(Sony)这样的大型日本电子 公司,其市场份额正一点点地被来自 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竞争对手夺走。 而那些籍籍无名的日本中小企业却继续 在各自领域里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日 本人用一个专有名词“chuken kigyo”来 指代这些公司,这个词的意思是“有实 力的中型企业”。
如今,随便一个电子产品,不管外壳上 是苹果、诺基亚还是三星的品牌标志, 其内部都少不了日本零件。苹果公司的 一位主管称,苹果产品的主要部件都来 自日本企业,因为其他供应商很难达到 苹果的要求。

       

“这些无处不在的日本制造可能不是 最吸引人的,可是制造半导体芯片或者液晶显示屏却少不了它们。”摩立 特咨询公司的分析师阿尔伯特·莫尔 (Alberto Moel)说。据日本经济贸易 产业省统计,日本企业占据了至少30 个技术领域内超过70% 的全球市场,每 个领域的市场规模都在10 亿美元以上, 比如用于液晶屏幕的漫射光(30 亿美 元市场的全部份额),用于电气设备中 调节电流的多层陶瓷电容器(866 亿美 元市场的77% 份额)。
当然,一些外国企业也能在全球市场 中享有同样的主导权。全球十亿部个 人电脑中有90% 安装的是美国微软 (Microsoft)的Windows 操作系统,有 大约80% 采用的是美国英特尔(Intel)的芯片。应用处理器(用于运行智能手 机软件)市场的主导企业则是英国安 谋(ARM)。
这些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不仅 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是工业结 构的核心。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存 在,本国的大型知名电子企业才得以 生存和发展,全球客户的基本需求才 得以满足。尽管关于日本企业能否保 持领军位置的疑虑日益增加,但目前 毫无疑问的是,它们仍然在很多领域 中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小东西,大财富
有一样产品最能体现日本的技术实力, 这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看到,它 就是电容器。有的电容器只有一粒盐 那么大,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电容 器用于在电路中储存电能,是许多电子 产品的基本构造部件。每个电容器的 制造成本由1 美分(6 分人民币)到20 美分(1.24 元人民币)不等,但是一部 手机可能需要100 个电容器,一台个 人电脑则需要1000 个。日本村田公司 (Murata)在这个领域占据了40% 的全 球市场。
尽管我们很难知晓村田公司销售电容器 的具体收益数额,但据投资银行麦格理 集团(Macquarie)估计,该公司大约有 50% 的收益来自电容器销售。算上日本 东京电气化学工业公司(TDK)和日本太 阳诱电公司(Taiyo Yuden)的供应,日本 企业在该领域占据了全球市场高达80% 的份额。尽管如此,跟十年前90% 的市 场占有率相比,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的控 制力已经有所下降。因为一些雄心勃勃 的国外竞争对手,比如韩国三星电机公 司(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和中 国台湾的国巨公司(Yageo),已经开始抢 占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
其他的日本企业实力也相当雄厚。日东 电子有限公司(Nitto Denko)在液晶显 示器生产领域拥有20 多种领先产品, Covalent 掌控了70% 的电动机碳刷市场, 三菱化工(Mitsubishi Chemical)几乎垄 断了红磷光材料(用来制造LED 灯泡) 市场,信越公司在半导体硅片市场上居 于榜首,京瓷公司(Kyocera)则一直是 集成电路部件领域的领军者。
要生产一个电脑芯片,有四个步骤是必 不可少的:芯片处理,薄膜成形,涂布、 蚀刻和显影,触头和包装。日本企业靠 这四步统治了主要部件市场,并用其中 的三步占领了设备市场,在每个关键的 技术节点,都少不了日本企业的身影。 曾供职于日电电子公司(NEC Electronics) 的半导体专家康(T.W. Kang)解释说:“世 界各地的厂商之所以使用日本制造商生 产的工具和部件,是因为这些产品的高 质量和可靠性。”的确,没人会希望自己 的汽车仪表盘因为一个廉价的劣质配件 而失灵。
日本的科技龙头企业有一些共同点:它 们都在研发领域投入大量资金;许多企 业在国外设厂制造基础产品,但是高端 技术产品却只在日本国内生产(它们自 己形容为“在黑箱中生产”);它们有自 己的供应链,芯片公司所需的晶体元件 通常会自己生产,有些公司甚至自己制 造机器,以此来控制成本,避免对供应 商的过度依赖。
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日本企业主管 的回答总是一成不变,那就是它们优质 的客户资源。这样的回答初听起来有点 照本宣科,或者显得故作谦虚。诚然, 优质的客户会提出更高和更严格的标 准,迫使供应商更认真地去生产,但是 好客户的影响不止这些。就像Covalent 的老板Susumu Kohyama 指出的那样, 日本企业所擅长的元件、工具和材料 都是高度定制的,只有跟客户密切合作 多年,才能更了解将来的技术走向,也 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去帮助他们解决 技术上的难题。
此外,技术知识是隐性而非显性的,它不 能通过手册、专利说明书来传递。在一定 程度上,技术是通过多年的共同工作在 技术人员身上累积起来的。这无形中提 高了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也说明了为什 么在其他领域终身雇用制逐渐消失的 时候,日本企业仍旧试图在高端的专业 科技部门实行员工雇佣的终身制。
如此一来,一旦某个企业成为行业领军 者,它的领先位置就很难被撼动。
在日本企业看来,企业实力储存于雇员 的头脑中,而不是现时的股票价格中, 这种信仰使得日本企业天然地抵制兼并 和收购,它们无法像西方企业那样,把 收购看作是正常的商业结合手段。
如今,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有足够的资 金,都可以通过购买机器、技术和化工 原料来进军制造业,因此,诸如索尼、松 下这样的大型日本电子企业受到了很大 影响,被外国同行蚕食了很多市场份 额。在这些大型企业苦苦挣扎之时,“有实力的中型企业”之所以能蓬勃兴起, 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成功抵制了大 型电子企业所倡导的产业变革。
外国竞争者来了
日本企业占据市场的诀窍,是采用和改 进了国外(主要是美国)的先进技术,先 是降低成本,然后提高质量,最后就拥 有了技术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这些企 业跟客户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技术优势 加上客户信赖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壁垒。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中国、韩国和中国 台湾的企业会不会像当年日本对付美国 那样去对付日本?如此一来,日本企业 在技术上的领军地位还能保持多久?
对此问题的担忧主要来自于一些日企 高管和日本官员,他们认为,日本企业 没有尽其所能地去认识技术的价值。 信越公司研发部主任冈本浩明(Hiroaki Okamoto)说:“日本工业处于危机之中。 在日本,同一领域中往往有很多竞争 对手,激烈的竞争使得利润越来越低, 在一些产品上几乎没有企业是真正能赚钱的。低利润意味着企业对研发的投入 将会减少,这将给中国、韩国和中国台 湾的企业创造很多机会,它们很快就会 迎头赶上。”
当然,占据市场支配地位是一个良好的 开端。一些日企高管认为,如果一些企 业占有同一个细分市场的话,它们应该 合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关注企业 内部发展,极力排斥外部合作。东京大 学(University of Tokyo)的研究员君齐 藤(Jun Saito)指出,日本税法实际上阻 碍了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如果这些企 业能够加强合作,更好地经营它们的技 术,它们会发展得更好。
那些将日本企业引向技术主导地位的商 业特质同时也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缺少了迫使企业聚焦在长期项目上的股 东压力,企业便会违背提高业绩、剔除 弱势项目的市场规律。纵向一体化虽然 保证了供应和品质,但也将企业引向了 自身并不占优势的非核心领域。终身雇 佣制虽能保证知识和技术不外泄,却也 会使企业丧失灵活性和创新力。
“坦率地说,变革已经开始了,”太阳 诱电的一位经理吐露道,“外国企业步 步紧逼,如果我们对此毫无反应,最终 会被超越,我们正挣扎着寻找一条新 出路。”
日本应该如何回应?如果可能的话, 要更多地创新。在集成电路基板(芯片 与其他部件的基础)领域,改革已初见成效。从2002 年到2007 年,日本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从 75% 下跌到34%,与此同时,中国台湾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 了2 倍,韩国企业则增长了4 倍,于是日本企业转向了高附 加值产品,专注于制造微处理器元件(MPU)。2007 年,日 本仅供应了全球3% 的微处理器应用软件,却占据了30% 的 市场价值。
然而,单单是创新,作用可能不大,销售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四年中,日本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从占全球的 50% 下降至不到20%。尽管日本企业制造的电池板质量最优, 但这个产业如今已基本转移到了中国。因为,在迅速增长的 市场中,质量好并不一定是最为消费者看重的,像中国、印 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的是廉价产品。日本的手机制 造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可是它们的海外市场份额几 乎为零。
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的经验可以作为“有实力的中型 企业”的前车之鉴。它们两家曾与荷兰公司艾斯摩尔(ASML) 抢占电脑芯片的光刻机市场。在1990 年,艾斯摩尔只有不到 10% 的市场份额,主宰市场的是佳能和尼康。而现在,艾斯摩 尔掌控了65% 的市场,艾斯摩尔是怎样获胜的呢?
当时,日本拥有大量的资源,佳能和尼康的所有产品都在日本 国内生产,艾斯摩尔的规模根本不足以跟这两家日本公司直 接竞争,不得不另辟蹊径。在维勒姆·马力斯(Willem Maris, 1990 年至2000 年一直是艾斯摩尔的老板)的带领下,艾斯 摩尔重新设计了产品,使其更加模块化,这样就可以外包给 专业生产商,比如像蔡司(Carl Zeiss)这样专门制作精密镜 头的光学仪器公司。正是这种方法使得艾斯摩尔能够以最快 的速度创新,并最终超越了佳能和尼康。
此外,佳能和尼康的“闭关自守”也让它们自己吃了大亏。马力 斯说:“佳能和尼康的机器出现故障时,会有20 个日本技师 赶来,他们搭起帐子,没有人能看到他们究竟怎样操作。而艾 斯摩尔采取的方法截然相反,我们会明确告知客户故障的原 因以及处理方法。艾斯摩尔的开放性是所有客户有目共睹的。” 如今,佳能和尼康仍一如既往地各自运营、互不兼容,如果当 初它们两家能够将光刻机业务合并,局面也许会大不相同。
老技艺,新时代
日本企业的成功还源于其代代相传的、精湛的传统技艺:今 日日本纯熟的铸钢技术是古代铸剑技艺的延续,而细陶瓷的 精湛工艺也源自其在陶器上的传统技艺。日本人从这种物品 制作文化(monozukuri)和持续改进(kaizen)的传统观念中获益匪浅,但并非所有的日本风俗都适合于如今的时代,日 本的排外传统(不论对外国企业,还是对本国企业)如今正 在阻碍着国家的发展。
为了消除企业之间不愿共享技术和不愿团结合作的风气,日 本经济贸易产业省建立了日本产业革新机构,该机构类似于 国家私募股权基金,拥有总计90 亿美元的资产和信用担保, 成员都来自于商业界。日本政府希望能够投资于有前景的技 术领域,并希望创办出衍生企业或者鼓励现有企业合并。
“日本企业从不合并,”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的一位官员叹道, 他担心会有更多日本企业步佳能和尼康在光刻机领域的后 尘。Covalent 的老板Kohyama 也承认,日本的封闭生产模式 在过去确实有效,但是现在行不通了。“日本企业的想法应该 开放一些。”Kohyama 说。
日本钢铁厂的尖端科技名扬四海,但时至今日,它仍会用传 承已久的传统技艺打造武士刀。随着中国、韩国和其他国家 的竞争对手的崛起,日本在核容器制造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恐 怕也将面临终结。

Trumpeter #00212:MAZ-537G Late Type w/Semi-Trailer 制作流水账(4)

这个周末又开工了大概6个小时,进度缓慢,基本把驾驶舱的改造完成了,下周应该可以完成舱内的上色并合拢驾驶舱,然后车头的制作进度会大大加快;最后果然还是赶不上群内的“红五月”活动,只能被切JJ了。。。

下面是部分图片:

完成驾驶舱改造后合上舱盖预览下,其实很难看到什么细节,所以改造上并没有太较真

追加了遮阳板

驾驶舱的地毡使用了香烟锡箔纸来表现

方向盘追加线缆

中间的扩音器和右边的不知名设备改造时YY的成分更大些

用AB补土重塑了座椅,并根据实车图追加了左右座椅后的扶手

座舱顶部的改造

卷缆器的支架左侧根据实车图用胶版进行改造

Trumpeter #00212:MAZ-537G Late Type w/Semi-Trailer 制作流水账(3)

五一期间,终于可以多点时间做模型了,可尽管在5月2、3日修了两天年假,但整体的制作进度依旧缓慢,本想用拖车本体参加群里组织的红五月活动,现在估计要被切JJ了……

以下是这几天的一些进度:

把大梁内部喷黑,并合上驾驶舱底面,合上后看不见,内部只添加了少许管线

底部的方向机需要追加连杠细节,待添加。Tank workshop的树脂轮锐度很高,大大提高了精密感

卷扬机箱下方的变速机,套件细节缺失得厉害,根据实车图片添加了管线

其实完成度还很低,忍不住假组起来,看看大形先过过干瘾

把Mi-8放上去,好强的压迫感,心里无限YY,哈哈,一定要好好把它完成

还有两天假期,继续努力~~

Trumpeter #00212:MAZ-537G Late Type w/Semi-Trailer 制作流水账(2)

还是完美主义精神洁癖加上偏执症作祟,查阅网上的信息,貌似有提供MAZ-537拖板树脂胎的改件厂商只有美帝的Tankworkshop,一咬牙,在其官网下了订,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终于漂洋过海,来到了我的手边,迫不及待地先拍照留念,晚点顺便在这做个评测

从邮局取回了邮包

拆封了

粗略来看,细节刻画还不错,但在入料口部分还是有一些气泡,需要在制作时进行填补